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_具体什么情况
2023-03-03 08:38:02 来源:互联网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遗书(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则“遗书”广为流传。
(资料图)
一个网名叫做“红烧土豆叶”的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上吊自杀了。
自杀当晚,他在微博发了一封长篇遗书。
语言幽默又温柔,但是依旧掩不住对生活的无奈。
没多久,这篇遗书火了。
网友们开始接力转发,只为争取一点儿拯救这位学生的微渺机会。
让人惋惜的是,在微博发出的10小时后,大连理工大学发布官方通报,证实了这位学生已不幸离世。
一封遗书,突然间掀起了大家的巨大关注。
有人在这里边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人说很理解他。
有人为他惋惜,甚至有人说看到他的文字,自己也流泪了。
但,他什么如此决绝?
有个网友说出了真相。
“大不了退学,大不了毕业延迟,大不了先不工作当咸鱼,大不了回老家送外卖”。
是啊,一直以来这个世界都是教我们如何走向卓越,却没人教我们如何接受平庸。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
他却希望下辈子能做一只猫
仔细读了这个男孩的遗书。
如果要说,这个男孩到底经历了什么大苦大难才会如此决绝?
我也无法回答。
从遗书看来,他只是琐碎地记录一些不太开心的研究生生活。
他说,只是想来告个别。
他说,研究生讲课的老师讲课质量很差,所以几乎都是自己做实验。
关于总是喜欢讲行业背景的导师、隔三岔五坏掉的实验仪器以及疫情下耽搁的时间。
他也以调侃的语气吐槽着。
为了毕业,他在通宵拼了命的赶实验。
可是,导师却在最后给出了结论:“数据都没意义”。
一年的成果都推翻重来,不断地做无用功。
这个时候,他不知道实验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他形容,心态一块一块的碎落。
这或许是一个导火索。
他说,“我们组之前还没出现过无法按时毕业的,为了不打破这个优良传统,那我消失好了。”
他也开始找原因,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慢慢的,“毕延,丢人、废物”,“笨、懒、没用”,这些词语开始出现。
遗书最后,他写到,他希望,他能成为一只猫。
其实,从这些关键词,我们或许能够窥见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他到底被什么困住了?
是啊,做一只猫多么悠闲,可以逃过所有的“声音”。
他在文末祝家人朋友今后顺顺利利,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看得出来,他周围的人都好,硕士本人也很好,可是他还是自杀了。
这只能说明,自杀或许不是单独个体的原因,而是一个结构性的原因。
或者说,这种压力不是某个个体导致的,而是整体性的压力,结构性的压力。
毕业延迟,一切重头再来,在研究生眼里这是沉如泰山的结局。
你或许会说:
无法毕业,就暂时放一放;考不上公务员,也没有关系。
可我们真的允许自己这样吗?
多数人都想要去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叫做“更好的自己”。
它来自于社会的、家人的、自我的预设。
在那些“他人”认为的正确, 和自己想要的“自在”里,我们又该如何?
生活重压之下,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什么?
每个想把这一生过好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演员马丽曾经一边追求别人眼里的美,一边嫌弃自己。
因为有过被人说长得不够漂亮,不能当主角的经历。
她总觉得,“如果自己有一张特别美的面孔,该多好。”
直到遇见沈腾,她发现竟然还能在喜剧里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和成就感。
脱离了他者评价的活法,有多爽呢?
王菲的2017年在上海的演唱会,被众多人评论说,王菲老了,唱不动了,气都没了。
有人采访问她怎么看,她没有为难自己。
她说:是啊,是有些唱不动了。
王菲曾在幻月之城里说过:能与自己对话的,只有自己。
五十岁的王菲经历了千山万水,平稳地跨过了生命的挣扎期。
她的洒脱、独立、自在,不是凭空而出。
对人生和人性的清醒认知,这也让她单薄的身体里透着一股“硬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
有的人被解雇后似乎再也找不回信心,有的人无法忍受自己的失败。
2018年6月份,在万达会议上,万达女高管徐毓因为业绩没有达标遭到了批评。
随后又被人事负责人约谈施压,说有可能撤销她总经理的职务。
而她只说了一句“今天这个会我不开了,我不干了”,就负气离开了会议厅。
不久后,徐毓的手机就关机了,家人联系不到她,同事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就在她失联的一个小时后,徐毓在只有自己、丈夫和女儿的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对不起。
其实,在徐毓跳楼自杀的背后,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地产行业的快速衰退。
在这样的行业大衰退的背景下,其实是很难完成业绩的。
冲不动的时候,就选择和这个世界诀别,这是放弃复原放大痛苦的应激反应。
有两个思维误区值得一谈:
1、 过分自责: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现在的局面,无法忍受别人的指责。
换句话说,总以为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才导致不幸的发生,都是我的错。
2、持久性:认为不幸会像影子一样相伴一生,让自己一直糟下去。
当不幸发生后,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方方面面、乃至生活的全部。
“这下完蛋了!这下糟透了”是他们的全部心里。
而实际上,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还有家人,还有生活,悲伤通常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
紧绷的女人,
要怎样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电视剧《白色月光》里,女主张一的老公出轨了。
对老公的怀疑,已经快把她逼到崩溃。
你以为她是真怕男人离开吗?
其实不是。
“永远不要露出败相”,张一在剧中的这句台词讲出了真相。
她是怕人生赢家这个角色不再有。
因为,本是多么完美的啊?怎么可以让人看笑话。
这种焦虑,也是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无尽追求,没完没了。
可真的需要这么强撑吗?
几年前的某个音乐节,女神张曼玉一开嗓就被群嘲。
黑粉说她“晚节不保”,资深粉丝也求她好好演戏,别来唱歌。
但张曼玉依旧倔强。
她染黄了头发,搞成摇滚范,不做资深美女。
她继续录自己的专辑,还说:“我觉得这不公平,我要玩到我不玩的那天”.
这份做自己的孤勇和轻盈,真是让人羡慕。
借由张曼玉,对于活的紧绷的女性,要如何找到自己出路,有以下几个建议:
药方一:跳出竞争的圈子,做自己的唯一。
我们之所以会自我怀疑、认同度低。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所有的努力。 都是在以外界为标准,去弥补某个隐存的黑洞。
阿朵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说:“我不再追求第一名,我开始寻找我的唯一。”
其实在14年前,张含韵17岁,那时阿朵就已经是她的评委了。
可是如果阿朵执着于这个位置,执着于这个第一,结果又能怎样呢?
外部的评价体系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唯独自我认同才能真正得救。
药方二:用多元化视角解锁“苦难命题”。
从玉女出道的惠英红应承电影市场变化做打女,然而到了三十多岁时,少有剧本再找上门。
接连遭遇感情失败和生意失败,患上抑郁症,甚至寻过短见。
幸运的是,获救后的惠英红开始醒悟,选择进修表演,同时尝试着从小配角做起。
从《倚天屠龙记》里的灭绝师太到《幸运是我》里的芬姨,不起眼的配角都被惠英红演出了自己独有的味道。
即将 60 岁时,她等来了《心魔》、《铁探》等作品,完全颠覆了流量小花们用美貌撑场的局面。
她说:正是因为曾经的经历,才能对演出很多角色的内在精髓。
所以,对于人生波折,如果能从当下的遭遇中抽离出来,切换到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它,心态就会不同。
药方三:坦荡荡的耍无赖。
李诞曾经以“丧学”火遍中国。
在《奇葩说》里一场救猫还是救画的辩论,所有人都深明大义,讲名画的无穷价值。
而李诞用段子手的方式解构了他的反方观点,他直言名画最好的结局就是“烧掉”。
他的“丧”是颓废是解构,也给人一种深深地共鸣——生活已经够苦够难了。
社会的残酷或许是相对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研究生上不了可以不读了。
找个城市,随意找个钟点工或者当外卖骑手。
三十块钱,随意找个凉菜屋,就能切半斤牛肉。
对于中年女人来说,不结婚就自己捯饬下自己的爱好。
听到音乐就高兴的蹦跶几下,也可以把指甲油染成各种喜欢的颜色。
宇宙那么大,时间那么长,生命那么短暂。
生活已经够苦了,越是如此,就需要从更高的角度给自己松绑和自由。
有种自我放过叫做“松绑”,有种幸福叫做“只为自己”。
关键词: 大连理工大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