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的意思_侃侃而谈的反义词 释义和用法-全球快报
2022-12-01 15:09:42 来源:互联网
现在,通过网络查询找到答案是非常方便的,但是,网络上的错误也是防不胜防,比如输入今天我们要说的成语“侃侃而谈”,就会出现很多以“侃侃而谈”为标题的内容:
纵观这些标题,基本上都是把“侃侃而谈”用错了。
(资料图片)
错误一:将“侃侃而谈”误用为形容聊天,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错误二:“侃侃而谈”在用法上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却被用成了贬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运用这一成语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成语大词典》对这一成语的解释:
释义
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
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说话。
然后,需要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出处,这一成语出自《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小朋友们看到《论语》想到了谁?孔子!
没错,“侃侃而谈”的成语故事,就是与孔子有关。
在周朝的时候,有着非常分明的等级制度,其中,在低于诸侯阶层的大夫(之前我们在讲美轮美奂时说过,这个词念dà fū)中,又分为两等,即上大夫和下大夫。
这种等级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春秋时期。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那时候,他的学生很多,据史书记载,孔子共教导了三千多学生。按理说,社会地位应该是很高了。
其实不然,孔子在当时的地位仅仅相当于下大夫。
但是,孔子讲究礼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朝的礼数,他对不同的人说话时有着不同的举止和言语。
比如,在平时,他和自己的学生或者是邻居等交流时,就会显得温和,多以倾听为主,看似不善辞令的样子;在与祭祀和朝见的场合,虽多有言辞,却言辞谨慎;在朝廷上,与上大夫说话,他会表现出谦恭的态度,也不怎么多说话;不过,如果是和下大夫说话,他则是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在国君面前,孔子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简单地说,孔子在说话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是因人而异,只有与同自己一样是下大夫的同僚们说话时,才会理直气壮且从容不迫。而在与自己的学生说话时,却会显得温和,与等级比自己高的人说话时,会显得谦恭,由此可见,孔子实际上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力推“礼数”。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使我们现在来说,也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最后,了解成语的典故,那么就来看看正确的例句:
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偏袒”也在所不免的……这也算人情之常,不足深怪;但当侃侃而谈之际,那自然也许流露出来。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运动演讲大会,回答时侃侃而谈。”
茅盾《色盲》:“他想起了那天何教官侃侃而谈的恋爱上的新写实议。”
伍修权《我的历程》:“他对反动分子能够唇刀舌剑据理驳斥,对友好人士又长语重心长谆谆善诱,会议上能即席侃侃而谈,坐下又能写一手切中时弊的好文章。”
从正确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侃侃而谈”就是一个褒义词,大家千万不要像是网络上那些用错的人一样,将它用成了贬义。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侃侃而谈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口若悬河
悬河:瀑布。说话滔滔不绝,像瀑布倾泻一样。
形容能说善辩,话语不断。
这一成语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赏誉》,其中一句,“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郭子玄这个人,口才真是好,言语议论如悬河泄水,滔滔流注,永不歇止。
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出一个辨析:
口若悬河的近义词是滔滔不绝与侃侃而谈,但是三者之间也有着不同:
口若悬河,只指说话多,说个不停;
滔滔不绝,除了形容说话外,还可以形容水不停地流u;
侃侃而谈,则是偏重于说话时的从容神态。
反义词
张口结舌
结舌:舌头想打了结似的不能活动。嘴张着说不出话来。
指理屈词穷,或因害怕、紧张、恐惧等原因说不出话来。
这个成语出自于,《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公孙龙听了这一番话张大着口而不能合拢,舌头高高抬起而不能放下,于是快速地逃走了。
可见,张口结舌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啊!
今天的成语“侃侃而谈”就说到这里,这里要注意一下,“侃侃而谈”也可以作“侃侃而言”,只不过因为说起来不那么朗朗上口,而不常用。
关键词: 侃侃而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