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加码知识产权保险发展 构建知识产权保险生态圈需多方发力
2021-11-12 10:04:22 来源:北京商报
以专利保险为例,整体面临产品相对有限、覆盖面不足、自身风险控制困难等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直在推广专利质押融资保险,该类产品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保险价值的确定,即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因为知识产权的价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给这类保险产品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困难。
“目前市场对于保险需求多为侵权较高的标的场景,例如公众号、剧本等版权场景需求;目前市场对境外知识产权的需求,鉴于不同国家,法律体系差异性很大,目前还在尝试探索中。”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总的来说,我国专利保险在相应的市场需求下已经孕育雏形,但显然还不够成熟。
在王函看来,知识产权保险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总结下来主要有五点:第一,保险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第二,价值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保费设定不合理;第三,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险的认识不足,维权参保意识不足,购买意愿不强烈;第四,部分参保企业存在“带病投保”的情况,保险出险率较高,保险公司推广时比较慎重。第五,保险公司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事先调查成本高。
构建知识产权保险生态圈需多方发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持续领跑,以68720件居世界第一。有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国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00万件/年,涉及专利的诉讼案件7.1万件,专利权人声称遭遇侵权的比例为14.5%,其中38.5%的专利权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知识产权保险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一旦卷入知识产权纠纷,通常会遭遇举证难、赔偿数额计算难、诉讼费用高、诉讼周期长等难题。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渐提升,知识产权纠纷目前也逐年增多,表示着企业的维权意识及知识产权运营保护意识在逐渐转变,知识产权保险的市场可挖掘潜力极大。
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政府也在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重视知识产权保险。这让知识产权保险迎来了机遇,知识产权保险行业将是一片蓝海。
险企驶向蓝海,寻求突围也在进行时,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险宣导及引导,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识别风险,设计客户个性化方案;设置产品+服务的模式,覆盖不同场景保险需求的同时,匹配为被保险人或平台提供专属服务的模式。
“知识产权保险的市场对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要求极高,需深度洞察用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知识产权保险项目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王函认为,解决知识产权保险发展困境除了靠保险行业的力量外,还需要构建“政府+专业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行业协会”的知识产权保险生态圈,多方发力突破困境。
对于国内保险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业务较少,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王函认为,保险公司应借鉴海外较为成熟的模式,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知识产权生态圈并研发适合企业需求的产品,才能有效解决内部和外部问题,更好地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保险业务。
我国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内在需求凸显,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2019年11月24日《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出台,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专利执行险、专利被侵权损失险等保险业务。国务院在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鼓励知识产权保险等金融产品创新,同时也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保险业务。
王函认为,知识产权保险将迎来发展,相信通过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律所等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通力合作,构建知识产权保险生态体系,才能有效解决内部和外部问题,打通知识产权保险的任督二脉,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商业化投保积极性,缩短知识产权保险发展期到扩张期的时间,发挥知识产权保险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实习记者胡永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