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基金发行市场难掩寒意 7只新基金募集失败

2021-12-06 11:19:34 来源:北京商报

受市场持续震荡、投资者风险偏好不高等影响,近期,新基金发行市场也难掩寒意。公开数据显示,四季度至今,除极个别新品迎来“疯抢”外,多数基金未能逃过小额成立、延长募集期,甚至募集失败的情况。12月4日,中加基金发布关于中加科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加科尚混合”)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至此,四季度以来已有7只新基金(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宣布募集失败,年内于新发阶段“折戟”的产品更多达31只。

多重因素打击再现新品“夭折”

再现新品募集失败。12月4日,中加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1年11月30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旗下中加科尚混合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据发售公告等相关法律文件内容显示,中加科尚混合的募集期自2021年9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3个月内,在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的条件下,且在聘请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收到验资报告之日起10日内,达到备案条件。

针对中加科尚混合募集失败的具体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致电采访中加基金,但截至发稿前,电话并未接通。在分析人士看来,综合近期市场表现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情况看,该基金募集失败或与未达到募集规模的最低要求有关。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近期基金发行失败主要是因为行情不佳,而在行情低迷时,基金发行通常也很困难,甚至发行失败。回顾此前,今年已多次出现类似情况,例如四月、八月等。当然,也能够看到部分新基金仍然大卖,说明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信心。相信等到未来市场走势转好,基金发行就会相对容易了。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则表示,公募基金募集失败,与市场环境因素有一定关联,但基金募集的成败,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基金产品的质地、基金管理人的综合能力与过往业绩表现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基金募集的最终结果。

年内31只募集失败与2018年平齐

事实上,中加科尚混合已是今年四季度以来宣布募集失败的第7只新发基金。Wind数据显示,在此之前,人保利淳债券、创金合信核心优势混合、融通稳健添利混合等产品也相继在成立前“夭折”。若拉长时间至今年以来,截至12月5日,年内累计已有21家基金管理人旗下31只新基金发行“折戟”,其中,权益类基金、债券型基金分别有20只、10只,另外还有1只FOF基金。

对比2020年同期看,则有22只新发产品募集失败,再往前追溯3年,2017年-2019年同期的募集失败产品分别为8只、31只和17只。单就数据上而言,今年以来公募新发产品遭受的冷遇,已与2018年A股市场一度降至冰点时的情况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募集失败的情况相对突出。将年内四个季度的发行情况进行对比,四季度以来的新发规模同样不容乐观。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标准,今年一季度新发426只产品,累计发行规模高达10688.15亿元,到了二季度,新发数量小幅下降至414只,发行规模也缩水明显,约为5548.72亿元。三季度两项数据再度升至544只和7267.49亿元。而四季度至今,截至12月5日,新发产品共300只,发行规模也仅有3693.73亿元,在四季度已过去超三分之二时间的背景下,两项数据或刷新年内新低。

郭施亮直言,今年的基金募集情况与2018年相比,同样显得比较冷清,但对比之下,今年更强调结构性。举例来看,2018年是个股与指数齐跌的局面,今年则是个股分化明显,市场环境有所不同。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行业“马太效应”的逐步加强,中小型公募的新品发行也愈发艰难,仅从年内情况看,上述提及新品发行失败的窘况就频现于管理规模偏小的基金管理人身上。

举例来看,截至12月5日,九泰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在年内均有3只新品募集失败。而德邦基金、中融基金、融通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在年内也有2只新基金募集失败。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除平安基金凭1716.5亿元的非货基管理规模跻身行业前30名外,上述基金公司的最新非货基规模均排在50名,甚至100名左右。

展望后市,杨德龙认为,未来有望出现恢复性上涨,2022年一季度也可能出现春季攻势,若市场回暖,则新的一年公募发行也将逐步回升。郭施亮则认为,2022年之后,公募基金的发行状况还是与同期市场环境变化因素有关,除此之外,基金管理者口碑、基金公司品牌形象等,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北京商报记者刘宇阳)

关键词: 新基金发行市场 新基金 基金 募集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