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保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支持 助力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2021-11-12 13:48:30 来源:江南时报
日前,记者从江苏银保监局获悉,近年来,苏州银保监分局与市科技、工信、金融等部门多方协同,完善政策链、畅通信息链、撬动资金链、优化服务链,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金融“苏州模式”。该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高企认定数、净增数、有效高企数均居全省第一。
完善“政策链”
围绕痛点难点靶向施策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重要“引擎”。苏州市政府2009年印发《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从完善激励政策、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明确目标任务;并于2018年9月进行修订,就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创新融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提出了完善政策体系、创新科技信贷服务和挖掘科技保险发展内涵等措施。2015年印发《苏州市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以解决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题为导向,通过制度安排和资源调配,运用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保险公司开展贷款保证保险、设立投贷(保)联动基金和信保基金等二十项综合金融服务工具,为创新型企业量身订做金融服务方案。
多部门围绕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等堵点,主动对政策体系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补充与完善。2011年起,苏州市财政局、科技局、金融办等多部门联合,先后出台科技支行专项风险资金池、科技贷款贴息、科技保费补贴、科技金融风险共担等政策以及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科技企业培育措施;金融监管部门支持设立或引入科技专营或特色机构、科技金融功能中心等;工信部门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专精特新企业、首台套重大装备等政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着力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等。
畅通“信息链”
助力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科技主管部门构建“金字塔”式科技企业数据库和科技创新主体分布图,涵盖科技型中小企业(13075家)、高新技术企业(9740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1691家)、瞪羚计划企业(391家)、独角兽培育企业(102家)五个梯次,绘就苏州科技创新的“地理轮廓”,动态展示从科技创业、专利授权到研发团队,再到研发投入、产品收入的成长性科技创新研发指标体系,构建监测苏州科技创新发展的“晴雨表”,引导金融机构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更加贴合的金融服务。年内还将上线运行苏州市科技型企业创新要素查询平台“科企查”,从知识产权、财务、团队等方面为入库企业进行创新能力“画像”,并择优批量向金融机构推荐,助力企业将创新力转化为融资力,目前已初步完成102家独角兽培育企业画像标签。
金融监管部门与科技主管部门紧密配合,推动辖内银行、保险、创投等机构入驻市科技局搭建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平台和金融监管部门搭建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科技金融平台,并指导辖内30余家银行成立“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专门对接,实现科技金融供给端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截至2021年9月末,辖内近200家金融机构入驻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面展示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主动响应科技企业金融需求。
撬动“资金链”
引导金融机构愿贷敢保
政府设置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信用保证基金、科技贷款贴息等专项奖补资金池,每年更新并下发《苏州市科技金融计划项目的通知》,通过“政府补偿+银行信贷”风险共担模式,对科技信贷所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如“科贷通”按销售收入5000万以下、5000万元到2亿元、2亿元以上对科技企业进行分类,分别给予50%、40%、30%的风险补偿,重点支持对象补偿比例达80%。截至2021年9月末,“科贷通”已累计为8939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523.12亿元,培育独角兽企业47家,上市公司23家,其中科创板企业12家。已连续十一年为44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补贴科技贷款利息支出25895.3万元。
设置“科技+投资”专项引导基金,撬动股权资金链。设立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投贷联引导基金,通过奖励补贴、阶段参股、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项目研发初期投入,构建科技成果从开发到应用的全方位服务模式,形成了“元禾系”“国发系”“高新系”、相城科技金融产业园、苏州湾金融小镇为代表的创业投资集聚区,主要投向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
优化“服务链”
紧扣企业需求量体裁衣
支持辖内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科技保险支公司等专营机构,鼓励金融机构总部在苏州设立“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科技金融产品研发中心”“投贷联金融中心”等特色部门或功能性总部,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截至2021年9月末,已设立科技支行7家、科技特色部门13家、科技特色支行58家以及全国首家科技保险支公司,引入科技金融相关功能性总部10家。引导专营机构落实“五单机制”,即单独配置人力资源,单列信贷计划,单设信贷评审制度、考核机制、尽职免责制度,提高服务科技企业的积极性、精准性和专业性。如推出专门的风险评估及信贷审批模式,灵活调整授信政策及评估流程;特别招聘引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理工科人才;弱化对财务指标的关注,给予拨备计提返还、会计考核中少计或不计风险成本、专项调降科创金融产品FTP定价等政策倾斜。截至2021年9月末,苏州辖内主要中资商业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1348.26亿元,较年初增长30.64%。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