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再次超出预期 美联储缩减购债计划已箭在弦上
2021-10-15 08:05:20 来源:北京商报
前所未有的供应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人工成本上升,共同推高着生产成本,也推动着美国通胀再次超出预期。在节节走高的CPI数据前,美联储一直坚持的“通胀暂时论”变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最新释放出的会议纪要表明,美联储缩减购债的计划已箭在弦上,全球超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的里程碑时刻,或许快要来了。
CPI达13年来高位
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短缺继续推高供应链短缺,美国9月通胀加速攀升。美国劳工部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高于前值和预期的0.3%。同比来看,9月未经调整CPI上涨5.4%,较8月的5.3%小幅回升,但与6、7月时持平,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具体来看,杂货、油价、新车、租金和家具的价格都出现上涨,无一不在推动着CPI走高。不过花旗集团驻纽约首席经济学家霍伦霍斯特(Andrew Hollenhorst)表示,看通胀水平不仅要看通胀数据本身,还应关注劳动力市场趋紧以及相关的工资增长;此外,企业转嫁投入成本,也有可能让能源价格上涨成为通胀上升的动因。
此外,由于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混乱、生产中断和需求增加,企业面临着原材料稀缺的情况。卡车司机短缺叠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持续需求,使得港口不堪重负,进而导致货物交付延迟以及运费飙升。
一直以来,美联储官员坚称通胀仅是“暂时的”,并将其主要归因于供应链和需求问题。但几个月过去,通胀不仅没有消退的痕迹,反而愈演愈烈。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则分析道,美联储从前强调通胀是暂时的,可以说是一种趋重避轻的说法,当时是侧重于经济复苏、刺激就业,相比这两点来说,此前通胀水平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也表示,美联储反复强调“通胀暂时论”,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情绪,为实施宽松政策推动经济复苏争取更多时间。
“但现实使美联储该说法不攻自破”,王有鑫进一步指出,此前市场基于过去低通胀、低利率的历史,对宽松政策环境下通胀快速攀升的预期有所低估。而考虑到美国居民手中拥有大量超额储蓄和被疫情压制的服务业消费需求,随着疫情形势改善,占美国CPI权重约80%的住宅、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娱乐等分项价格均将上涨,通胀上升将不可避免。
缩减购债板上钉钉
不降反升的通胀也让美联储动摇了之前的说法。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了9月FOMC会议纪要。在短短13页会议纪要和美联储职员经济预期中,通胀一词出现多达79次。
虽然该会议在CPI数据公布之前举行,但多数美联储官员在会议上认同,由于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持续的时间以及对价格和薪酬的影响都要比预期的严重,通胀的主要风险依然趋于上行。
同时,随着美联储超宽松政策进入转向阶段,市场正在热切期待有关何时动手Taper的消息。最新的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普遍认为只要经济复苏基本保持在正轨上,一个逐渐减少购债直至明年中完全中止的日程将会是合适的。FOMC委员们在9月会议上表示,如果在11月会议上作出Taper的决定,启动这一进程的时间将会是11月中旬或是12月中旬。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Ian Shepherdson表示,会议纪要清楚地表明,除非发生灾难性事件,否则美联储基本就将在11月2日-3日的下次FOMC会议上宣布减码。
对于美联储Taper的计划,杨水清表示,虽然按照计划也是此时开始动作,但当前的通胀压力无疑加重了美联储行动的决心。而考虑到美联储11月决议召开于月初,美联储或许能做到“当月宣当月减”。
在美联储纪要中,官员们还讨论了一种示例性的减码路径:这一路径揭露了每月减少资产购买的具体速度——美联储将每月把其8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规模减少100亿美元,并把其每月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购买规模减少50亿美元。
按照该计划,美联储可以从11月中旬开始削减,耗时8个月到明年6月完全结束本轮QE;抑或从12月中旬开始削减,到明年7月完全结束本轮QE。这与此前多位官员公开表态一致,美联储则将其称为“直接、适当、可能遵循”的模板。
此外,还有几位与会者表示,他们还倾向于比150亿美元/月更快的Taper速度。更重要的是,纪要显示没有一位委员倾向于延后或者放缓Taper节奏。
加息还远吗
虽然Taper路线图已逐渐明晰,但通胀或许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王有鑫指出,从上半年看,推动美国通胀上行的更多是超额流动性刺激下的需求复苏因素,而目前逐渐转变为供给端因素,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短缺共同推高了社会生产成本,并逐渐传导至消费端。
王有鑫进一步分析道,相较需求拉动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对经济的负面作用更大,不仅会对企业扩大生产产生抑制作用,还可能限制就业的增长,从而对消费和经济复苏产生冲击。上世纪70、80年代发达经济体普遍存在的“滞胀”周期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胀。
而相较于干脆且明确的Taper预期管理,会议纪要对于加息时间的表述显示美联储官员们存在较大的分歧。在上个月会后公布的经济预期中,18名委员中支持和反对在2022年底前加息的各占一半。
杨水清对此分析道,加息与Taper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如果加息提高利率,紧接着就会带来国债的偿还压力。对于何时加息,市场预期不一,最早的预测可能在明年。
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也表示,关于加息问题,美联储会慎之又慎,相比于Taper,加息对市场心理的影响要更大,至少加息会从根本上改变债市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因此,虽然美联储表示加息和Taper二者相互独立,但Taper结束后,是否会立即启动加息,仍然存疑,疫情还有经济复苏情况依然是两个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王有鑫则认为,目前看,随着通胀持续上涨,美联储加息可能将比预期更早来到。在货币政策制定损失函数中,短期看,物价上涨对居民的影响更加直接,目前美国消费增长逐渐疲软,将驱动政策制定者对物价作出更加直接的反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2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也警告说,全球通胀上行风险加剧,通胀前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如果通胀持续居高不下,美联储与其他央行有必要准备应急计划,提前提高利率以控制价格上涨。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赵天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