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
2021-05-26 09:49:50 来源:江苏经济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形势依然严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必然会触及“占补平衡”。应当看到,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制度,是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自1999年实行以来,政策不断优化改进,从注重补充耕地数量到注重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从实现耕地数量平衡到实现“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有力支持了耕地保护目标实现。
落实占补平衡制度,绝不能搞占多补少、占优补劣。近3年来,自然资源部在补充耕地核查中,查出补充不实问题的比例逐年下降。此次对外公开补充耕地的相关信息,汇聚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力量,是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升级版”硬措施。各地应继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打折扣地执行占补平衡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下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管,要加强系统内部监督,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从源头上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取硬措施确保补充耕地的真实性与高质量。通过公开,督促各地进一步发现补充耕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倒逼完善补充耕地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一亩不少,一亩不假”,不折不扣实现占补平衡目标。另外,对于耕地的保护和监管要与时俱进,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常态化、精细化的监管平台,“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让耕地保护长出智慧监管的“利齿”,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常 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