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去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 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处置

2021-03-03 09:28: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3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人民贷款比年初增加19.6万亿元,累计对6.6万亿元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在5个试点省市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全年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有力支持复工复产和“六稳”“六保”。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1年,将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加精准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先进制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去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

3月2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郭树清在会上介绍,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银保监会和整个银行业保险业系统努力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持国民经济迅速从停滞下滑恢复到正常发展。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20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新增民营企业贷款5.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5万亿元;健康保险赔付支出2921亿元,同比增长24.2%,累积了1.57万亿元长期健康保障风险准备金。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3年以来,全国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2万亿元,涉农扶贫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主动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0年底,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1.5万亿元。

在外贸领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宋曙光表示,针对稳外贸,中信保出台了23条阶段的、超常规的措施,从承保、理赔、服务等六个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去年中信保总的承保金额突破了7000亿美元,增长速度是15%,大大超过了出口增速。其中支持出口超过了5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大大高于国际均水。去年支持的客户14.7万家,其中新增客户4万多家,增长了58%,保障了大约1500万和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创新服务小微企业,2020年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000亿美元,增长了41%,支付赔款1.2亿美元,增长了28%。

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稳处置

“2020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成就。”郭树清表示,银行业保险业风险从快速发散转为逐步收敛,一批重大问题隐患“精准拆弹”,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

具体来看,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2017年至2020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分别为8.3%和11.4%,大体只有2009年至2016年间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同业资产占比大幅度下降。

“此外,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郭树清说,同时,影子银行得到有序拆解,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不法金融集团风险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资案件得到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

郭树清指出,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地方政府隐债务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存量风险化解正有序推进。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稳处置,到2020年末,全国组建债委会2万家,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1.6万亿元,50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施联合授信试点。

推进更高水金融开放

产品和服务方面,相关创新加快推进。郭树清介绍,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报告,中国普惠金融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电子支付、数字信贷、线上保险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分别为2078亿元和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7%。5家大型银行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服务的可获得和便捷明显增强。如建设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围绕小微企业实施流程再造,建立“小微快贷”线上化业务模式,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专属服务方案。2020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行政村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1.3亿城乡居民。

郭树清表示,2021年,将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发展更多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发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银行产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保险服务;毫不松懈地监控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法治,完善长效机制;维护公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实施更深层次的金融市场和机构改革,推进更高水金融开放,畅通要素循环,激发市场活力。

关键词: 制造业贷款

本网站由 财经产业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23326号-29
联系我们: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