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民航业的“成绩单”:守住空中与地面的“双战线”
2021-01-14 08:27: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极不平凡的2020年刚刚过去,“年度关键词”就成了全国网民最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近日,百度沸点榜单发布了年度关键词榜单,“疫情”毫无悬念地登上2020年度关键词榜单的榜首,与疫情相关的“口罩”“回国”也同样出现在年度关键词榜单中。
“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已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和全球各行业原本的发展情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认为,“人们要逐渐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生活状态,在压力和危机中寻找新的破局机会。”
正如薛旭所言,既然无法“重启2020”,那么各行各业就必须要在逆势中寻找发展的新希望。
作为受疫情明显最为影响的行业之一,中国民航业在去年年初曾跌进了停飞的低谷,一度陷入寒冬之中。好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民航业与其他行业一起加速复苏,不但仅用了几个月就完全恢复了国内航线的运营,去年第四季度每月航班量更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翻开2020中国民航业的“成绩单”,除了最为醒目的“抗疫”,“扶贫”“自救”“科技感”“自强”“感动”和“领跑”等关键词同样引人瞩目。在这些频频被谈起的关键词背后,是2020年无数个凝结着民航人汗水与泪水的感人故事。“被全球民航业点赞、让全国人民感动”更是成为中国民航人2020年的最佳注脚。
守住空中与地面的“双战线”
2020年1月23日凌晨,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的一场党组成员临时会议连夜召开。在东航总部大楼的每个角落,春节将至的喜庆气息瞬间转为扑面而来的压力与责任感。就在几个小时前,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宣布“封城”。
“接到武汉‘封城’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无比震惊,随后我马上镇定了下来,‘东航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诸如此类问题在脑海中飞速的运转,我知道,以这个不眠之夜为起点,中国民航人要开始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了。”东航国防动员办公室副主任彭海彦回忆说。
彭海彦和同事们深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就必须和时间赛跑,1月24日,农历除夕晚上七点,东航接到中国民航局重大办部署,紧急执行MU5000航班,运送上海市首支援鄂医疗队。
农历大年初一凌晨,MU5000航班腾空而起,一个半小时后稳稳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中国民航的援鄂抗疫空中运输大动脉,随着MU5000航班的降落顺利成功搭建。
东航和MU5000航班的空中路途并不孤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南航”)、海南航空公司等多家航司的航班,如同一根根血管,从全国各地各个角落汇集到湖北,为湖北输血打气,共同抗疫。
“由衷感谢贵单位在此关键时刻,为负重前行的援鄂逆行者、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带来了关爱与呵护,与我们共抗疫情。”这是参与援鄂抗疫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在前往武汉航班上写下的一封信。在白衣天使们心中,民航人早已是和他们一样的“抗疫战友”。
事实上,民航人冒着感染风险,用行动搭建的空中桥梁,在运送抗疫物资和人员的同时,也为陷入疫情风暴中心的人们,带去了希望和勇气。
“得知‘封城’消息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慌和无助,但是随着一架架载满医护人员和医疗用品的飞机降落武汉,我知道这个冬天一定会过去。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一个武汉的网友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在多家航司齐心成功搭建空中“战线”的同时,各地的机场也在严守地面防线,避免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各大机场是防范疫情传播和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如果防控措施有疏忽和遗漏,就会给整体的防疫工作埋下不小的隐患。”在首都机场运行控制中心应急业务经理车彦东看来,机场的防疫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要在首都机场,为疫情防控竖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据介绍,为了严格防控疫情,去年首都机场在航站楼内共设置了27处测温点位,增设疫情防控提示标识9000余处,航站楼内100%采用全新风运行。
“我们还利用3座航站楼内的广播、显示屏及352个登机口电视和刷屏机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和旅客提示信息;12小时谋划决策,24小时清场开工,48小时精准落实,72小时成功启用T3-D处置专区。这些数字背后,是首都机场所有员工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和信念。”车彦东说。
为乡村振兴插上“航空之翼”
“如果将抗击疫情比作‘感冒的时候吃感冒药’,那么脱贫攻坚更像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强身健体’运动。它可以从根本上增强体质,改变以往的生活状态。”谈及脱贫攻坚的意义时,威尔森高级分析师徐宏这样比喻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奔向小康的收官之年,在这场载入历史的经济战役中,中国民航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步履不停,薪火相传,用出色的成绩和感人的故事,在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持续对当地进行“造血式扶贫”,为乡村经济振兴插上“航空之翼”。
“想致富,先修路。”交通与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交通不便是贫困村面临的共同困境。民航人同样深谙其中道理。
在东航没有帮扶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沧源、双江两县被高耸的大山和崎岖的山路阻隔了与外界的联系,当地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修机场、通航线在当时老百姓的心中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2016年12月,东航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帮助沧源佤山机场顺利通航,并于2017年开通沧源至昆明的“扶贫航线”,坚持低票价运行,相当于每年给当地航线补贴3亿元。
“从昆明到沧源坐大巴要12至15个小时,车票320元。坐飞机只要一小时,只要提前几天订票,绝大部分时间的机票只有二三百元,比大巴车还便宜,不打折全价也就800元,比云南所有省内航线的票价都低。”沧源机场副总经理康平介绍。
机场自投运以来备受当地民众欢迎,机场2019年的吞吐量是339400人次,康平说:“已经快达到了本县人口的两倍,相当于这里人均坐过两次飞机了!”
康平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东航坚持临沧航线不断航,坚决保障航空运输“大动脉”,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去年10月,东航又开通沧源、临沧至丽江的航线,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传递,促进当地稳定脱贫。
南航则坚持持续深化“航空引领、产业带动、教育固本、关爱救助、阳光扶贫”的特色扶贫模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南航定点扶贫地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数据显示,2020年,南航在新疆、广东等12省区的两县21个村开展扶贫工作,派出挂职和驻村扶贫干部共计83名,直接投入扶贫资金4450万元。
国航则在乡村“走出去”上下功夫。“我们深刻认识到,帮助当地解决生产要素短缺、产销循环不畅、治理能力不高等致贫难题,是企业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千方百计把集团专长优势转变为帮扶县发展优势。”中航集团党组相关成员介绍说。
过去一年,国航通过投入帮扶资金、消费扶贫采购款计提等方式,为乡村当地发展筹措资金,畜牧养殖、茶叶加工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实施。
与此同时,以国航平台为窗口,采购帮扶县农牧产品制作航空餐食,推出“牛羊上蓝天”“茶香飘客舱”,大力开展宣传推广,让对接扶贫的乡村特色资源品牌更亮、含金量更足。
修炼内功等待“春天”的到来
“在150天时间里,共飞行了27次,去过国内6座城市。”这是白兆研购买南航“快乐飞”半年后的“战绩”。他对“快乐飞”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白兆研表示,他与女朋友长期分居广州、成都两地,“快乐飞”的出现,真的帮自己省了不少钱。
受疫情影响,去年全球的民航业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笼罩着破产倒闭的阴霾。
去年6月发布的全球航空运输业财务预期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航司将亏损843亿美元,收入预计只有4190亿美元,比2019年下降50%。而部分航司因巨额亏损而直接破产,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40多家商业航司破产。
如何“自救”成为全行业急需探寻的关键课题。在这场航空集团和中小航司集体参与的自救行动中,“随心飞”产品横空出世,并迅速风靡。
“各航司推出的各类‘随心飞’产品,绝对是2020年国内民航的市场亮点。”徐宏分析说,“它一方面激发人们出去旅行的欲望,另一方面则可以回笼资金,维持疫情下的公司运行。”
除了针对时间、空间进行不同的产品设计,还有航司瞄准了不同的群体,例如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均推出了售价不足百元的“儿童畅飞卡”,价格约等于免费的背后,是希望吸引到更多的亲子家庭用户来购买“随心飞”产品。
“随心飞”产品惠及的不仅是航空业。徐宏表示,各大航空公司也会利用航空优惠机票和新开国内航线来设计差异化旅游产品。如春秋航空、东航的“随心飞”产品,与上百家上下游企业开展了合作,同酒店、车辆、餐饮等合作方一起向“随心飞”用户提供专享优惠。
数据显示,“随心飞”等创新“套票”产品推出后,直接拉动了航司的运力投用,“飞机日利率”“不可存储的空余座位”等都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一张张“随心飞”机票,带来的不仅仅是票价本身的价值,还拉动了旅游、酒店、餐饮等其他相关市场,带“活”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推出“随心飞”创意活动只是中国民航业在寒冬“修炼内功”的一个缩影。在服务细节,产品研发等方面,中国民航人同样在全速行动。
2020年下半年,国航上线了“盒你说”系列餐食产品,凭借精美的包装和较好的口感,“盒你说”获得旅客广泛好评。此外,国航机上酒饮、茶饮不断出新,300多架航班在机上提供包括电影、电视剧、游戏等丰富内容的云端娱乐,旅客可以通过自有电子设备尽享快乐时光。
“2021年是牛年,希望新一年中国民航‘牛气冲天’,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再接再厉,为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转段进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如是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关键词: 民航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