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宰客频繁发生 景区宰客已成旅游的痼疾
2020-11-06 16:43:58 来源:政经
三亚又发生宰客了。央视日前曝光三亚“宰客”:吃海鲜的进门询价是200元,还要画押,等结账的时候就变成770元。此外,水果也是漫天要价。
为什么要说“又”呢?
在2012年的春节,游客高某一家三口在三亚湾路富林海鲜酒楼吃了三个普通菜,支付了将近4000元。想要说理的时候,被几条大汉环视,只好认宰。这件事情在当时一度抢了方韩骂战的头条。
在百度搜索“三亚宰客”,得到170万个结果。可见,在很多人心中,宰客跟三亚画上了等号,这显然是三亚极力要避免的事情。
但问题是,为什么总是能看到三亚宰客的新闻呢。或者,我们厚道一些,不要把显微镜对准三亚,而是对准“中国式宰客”。发生在其他景区的宰客,未见得就比不上三亚。
景区宰客,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的痼疾。虽然红头文件和“零容忍”一直都有,却仍未能有效地根治。我们的旅游市场,仍未发展成为一个旅游生态系统,而只是一个单纯的旅游景点,多依靠门票收入。旅游产品靠山吃山,缺少衍生产品的支持,最后只能变成一锤子买卖。在国外比较成熟的景区,衍生产品的收入,往往是门票收入的数倍,成为旅游收入的大头。
单一盈利模式的孱弱,使得景区更多考虑单一博弈,而不是重复博弈,前者就是“宰你没商量”,后者是“笑迎回头客”。可能对三亚等一些旅游景区,国人的旅游需求正在高速发展期,即使宰客等各种负面新闻不断,但客流量仍然处于超负荷,用不着对游客进行细分和个性化服务,吃流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市场尚在初级阶段,很多问题只能够通过时间来消化。但旅游市场不能坐等山空,若不能快速转型,开发衍生产品和间接消费,过度依赖门票+宰客方式的繁荣,不会维持太长时间。当下,门票+宰客虽然还是正态曲线的波峰,但同时也是红海,相比之下,个性化需求和衍生产品开发,是那条长尾,也是蓝海市场。
海南定位国际旅游岛,三亚是国际旅游岛的明珠,这是三亚的红利。但红利是否能够落实到每一个三亚人身上,还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在酒店和房地产大举进入三亚分享红利之外,如何让当地居民也能最大限度受益,这是个需要提上议事日程的话题。在澳门,特区政府每年会发给当地居民一个红包,数千澳门元不等。虽然被质疑为懒政,但至少是一个成果由全体居民共享的方式。三亚也曾效仿发红包,但红包出尔反尔,缩水之后让舆论好一阵讥笑。
事实上,发红包在中国国情上确实不太容易服水土,但政府在开发三亚旅游环境的时候,应该尽量将当地居民纳入到旅游生态系统,而不是游离在这个系统之外,只顾着从“宰客经济”中受益,而不是从整个生态系统中受益。
关键词: 三亚宰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