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吨缺口引发关注 整体上粮食供给是安全的
2020-08-19 14:17:10 来源:热点时报
粮食问题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毕竟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特别是在疫情发生以后,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更加剧了人们对粮食短缺的担忧。
如今,关于中国未来1.3亿吨粮食缺口问题权威报告一出来,就引发了大众的焦点关注,并开始忧虑是否会面临没有粮食吃。
信息是来源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月17日发布的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应该说,人们的担心是正常的,毕竟民以食为天,而且现在的很多人都经历过缺衣少吃的年代,对那种痛苦记忆犹新。
但是如果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我国必须从战略的地位上考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但就目前状况下对食品短缺的担心是不必要的。我国粮食问题有四大要点必须明确:
第一大要点,1.3亿吨粮食缺口看起来数字巨大,但在我国巨大的粮食消费量面前占比并不大,所以,1.3亿吨的粮食缺口对我国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人们为什么对粮食缺口担心,因为1.3亿吨粮食缺口听起来就是非常的吓人,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和每年粮食消费量巨大,所以缺口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应该说影响相对有限。
我国有将近14亿人口,如果以有效的粮食消费人口13亿人计算,1.3亿吨的粮食缺口相当于每人缺口100公斤,并没有想象中的缺口大。
另外,我国粮食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不是传闻中所说的大量依赖进口。据《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数据,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左右,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所以,作为消费者担心粮食缺口是没有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我国早已经从战略上建立了粮食储备,并已经建立了大中城市粮食应急储备机制,能够确保我国城市居民的粮食供给和保障。目前,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也就是说,我国粮食的储备能力达到了9.1亿吨,足够保障一年半到两年的粮食保障。而且,在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10-15天的应急成品粮储备。
第二大要点,我国粮食的缺口主要是结构性缺口,因此对我国的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影响不大
从粮食全口径的相关数据来看,有报告显示,中国粮食自给率可以达到八成以上;如果将口径缩小到主粮(小麦、大米、玉米),根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2019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75%,不存在进口依赖问题。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大量进口粮食呢?原因是结构性需求和品种的调剂。
从人们的主要粮食品种大米来看,根据国外媒体的分析,2018/2019市场年度,中国进口大米的状况已经发生了趋势性改变,从大米净进口国转变了大米净出口国。当年,中国的进口量为260万吨,出口却达到272万吨, 5年来第一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预计,2019/20市场年度,中国大米出口量进一步增至340万吨,大米进口量继续缩减至230万吨,中国将连续第二年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而进口除了品种调剂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以外,更主要的是结构性进口。
根据对2018年的进口数据统计分析显示, 2018年包括大豆等油料和饲料在内的粮食进口总量为11555万吨,比1996年增长944.8%,也就是说目前的粮食整体缺口大部分是由非主粮食品种进口造成的。
在当前主粮供应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我国对大豆等油料作物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可以通过供给侧调整中增加国产大豆的供应能力,降低稻谷、玉米等谷物的库存压力,从而提高我国经济作物的供给能力,减少对国外经济作物的进口依赖压力。
第三大要点,我国人民消费结构中对粮食消费习惯的转变,也对粮食结构提供了更高的要求,而结构性短缺将成为长期的课题。
近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以主粮为主向主粮和副食相结合的结构转变,这一方面减轻了粮食的消费压力,同时对粮食的整体结构性要求更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谷物年人均消费量从138.9千克一路降低至116.3千克,而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在内的肉类年人均消费量从25.6千克增至2018年的29.5千克,禽类消费量从7.2千克增至9.0千克,水产品从10.4千克增至11.4千克,蛋类和奶类消费也明显增加。
按照我国目前人均占有粮食470公斤计算,其实直接用作食品消费的数量大约为200公斤,饲料消费已经占据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一半以上,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这导致我国粮食的结构性矛盾加大,从而造成大量的进口在所难免。
数据显示,我国进口的粮食中,给生猪、禽类、水产这些动物做饲料的大豆和玉米占了绝大部分,2018年数据仅大豆进口一项就占比总进口量的近八成。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810万吨,大豆进口量为8851万吨,进口量接近中国生产量的5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大豆消费量占全球的30%左右,这也是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原因。
第四大要点,解决我国粮食缺口的重要措施,除了增加产能、调整结构性供应、多渠道进口以外,减少各环节的损失和消费中的浪费也是重要的措施。
实际上,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所谓的我国粮食缺口1.3亿吨的依据应该是我国2019年的实际上粮食进口量。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3亿吨。但这个粮食进口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储备的原因,也有结构性调整的原因。
要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当然应该从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上进行粮食储备、增产等制度设计和安排,毕竟我们这样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也是我国粮食战略和策略的一部分。
有数据测算,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因此,如果从各环节减少浪费,就减少了0.35亿吨的缺口,占1.3亿吨缺口的27%。
而餐桌的消费环节更加严重,更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餐饮业收入达到4.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食物浪费量更是惊人。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2015年撰文《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指出,据估算,在消费环节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如果我们简单地将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和在消费环节浪费的1000亿斤,一年就可以节约1700亿斤即0.85亿吨,是我国粮食缺口的65%。
粮食涉及到所有人的肚子,当然也涉及到老百姓餐桌的丰富程度,必须进行综合设计、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安排。但整体上看,我国的粮食供给是安全的。(麒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