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后终解套 摩根大通“亲自”演绎华尔街铁律 金融业财务体质增强
2019-12-27 10:54:57 来源:国际金融报
11年前,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令人震惊,这一金融危机中的重大事件,为美国银行业在调整财务体质方面上了重要一课,也使得投资者用11年的时间深刻了解华尔街的铁律:挣钱不易亏钱快。
直至本月,11年前持有贝尔斯登股票的投资者才终于解套。
“一把坠落的刀”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弗吉尼亚财务顾问斯蒂芬·比尔斯(Stephen Bearce)在2008年3月14日以每股约30美元的价格买了100股贝尔斯登的股票。在当时,他押注这家投资银行将被接管,继而能够迅速获利。但他只猜对了一半。
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银行曾宣布将以每股2美元,总计2.362亿美元的超低价收购贝尔斯登,最终由于贝尔斯登股东的强烈抗议,成交金额升至11.9亿美元。
同年3月24日,摩根大通和贝尔斯登又宣布了收购相关事项的合并协议修订案。根据修订后条款,每股贝尔斯登普通股将换得0.21753股摩根大通普通股(起初为0.05473股)。根据2008年3月20日纽约交易所摩根大通普通股的收盘价计算,这意味着贝尔斯登普通股的隐含价值约为每股10美元。
11年中,摩根大通股票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下跌,但自2016年以来,受利润飙升和危机后的监管放松影响,其股价翻番。今年摩根大通股价上涨了约40%,超过了KBW纳斯达克银行股指数。如今,这家美国最大的银行市值约为4300亿美元,超过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美国银行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收益意味着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戴蒙(James Dimon)的持股量首次超过1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期权和其他限制性股票。金融危机以来,他购入的股票已经使他获利1.5亿美元。
不过直到本月,0.21753股摩根大通的股票市值才首次达到30美元,这是贝尔斯登被收购之前的收盘价。斯蒂芬·比尔斯终于实现了盈亏平衡,而这已经是在他买入贝尔斯登股票的11年后。
斯蒂芬·比尔斯打算保留这些股票作为纪念。他把11年运作股票的经历比作“一把坠落的刀”,“我将不断提醒自己刀子有多危险,让这成为一个教训”。
到明年,斯蒂芬·比尔斯手中的“刀子”落到何处仍是未知。一些分析师质疑,摩根大通的股价明年会否继续超过竞争对手。根据FactSet的数据,摩根大通的交易价格比分析师给出的平均目标价130美元高出5%,分析师对该股的“持有”评级高于“买入”评级。
KBW分析师Brian Kleinhanzl最近更是将该股票评级下调。他认为:“我们通常将摩根大通归类为投资者可以长期持有的同类最佳股票,但是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我们预计股票不会跑赢大盘”。“我们认为最近的股价走势已经推动了明年的一些涨势”。
金融业财务体质增强
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是一场复杂的交易。大多数贝尔斯登的员工都没有留下来,摩根大通支付了数十亿美元与抵押贷款相关的和解费用。连詹姆斯·戴蒙自己都说,再也不会做同样的交易。
不过,将贝尔斯登纳入旗下,扩大了摩根大通的投资银行和交易业务,特别是与机构和对冲基金有业务往来的业务。今年,戴蒙及他的管理人员搬到了贝尔斯登旧总部,摩根大通拆毁了马路对面的办公室,建造了一座70层的摩天大楼。
这是金融危机时代典型案例在11年变化发展中的小片段,但从其中能够窥到美国银行业的重生历程。
金融危机多年后,投资者对美国银行业的看法显然更加乐观。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等危机后实施的监管法规要求银行业更加透明,促使提高储备,进行风险较低的押注,使得银行业的财务体质更加强健。
不过,相比于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股价仍低于其最高纪录,KBW指数也低迷不前。就在本月,标准普尔500指数中,金融行业才超过了其在2006年创下的纪录,这一步伐要比其他行业慢了许多。
富国银行分析师迈克·梅奥(Mike Mayo)说:“美国大型银行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结构性变革中。有些银行冲击了历史最高点,不过如果投资者买入了陷入困境的银行,这就是个坑。”
关键词: 摩根大通
相关阅读